天津回收民国老瓷器电话
中国瓷器的款识其实就是瓷器的底下的落款,而有落款的话就能知道该瓷器是哪年哪地生产的。对于现在来说,时间越久的瓷器为珍宝。瓷器要有款识,起源于宋朝,宋朝的瓷器有“内府”两个字和“正和年制”。钧窑烧出的瓷器底内有一二三四五......等等数字。元朝的瓷器款识,只有官窑有“枢府”两字为款识,而民间的民窑有款的是比较少的。明朝的瓷器款识的类型有很多,比如说官窑烧制出的瓷器款识是“某年造”字样,还有“某年制”的。
瓷器鉴赏:根据《国朝宫史》中记载,蓝地黄龙器是由嫔妃使用。这件清代嘉庆款蓝底黄彩云龙纹盘为官窑器物,造型端庄大气,盘子内外绘有双龙赶珠纹、团龙纹、变体莲瓣纹、弦纹等。圈足底露胎,圈足内施白釉。款识为“大清嘉靖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款。
低温釉的品种还可以细分为胭脂红釉、孔雀绿釉等。结晶釉的品种还可以细分为鳝鱼黄釉、茶叶末釉等。我国古代瓷器的工艺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漫长的过程,而且各个历史时期均有本朝的工艺手段和艺术水准。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含了以下10个步骤,即:炼泥、拉坯、印坯、利坯、晒坯、刻花、施釉、烧窑、彩釉、彩。我国的瓷器生产,如果从商周时代算起,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。综观历朝以来瓷器生产,都是在发展之中又有着各个朝代不同的时代特。因此,了解各朝瓷器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,了解各朝瓷器生产的不同时代特点,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去鉴识历朝历代的真品瓷器。
釉是一种硅酸盐,施釉在素地上,经过一定温度的焙烧而熔融;温度下降时,形成连续的玻璃质层,或形成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。釉的发明和使用,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必备条件。商、周原始瓷器的釉呈黄绿或青灰。根据化学分析,明当时的釉是石灰釉。 CaO的含量都在16%左右,个别的也可能高到2O%,可能都是用石灰石粘土配合而烧成的。由于粘土内含有或多或少的铁质,所以釉中也含有2%左右的Fe2O3,在氧化气氛中烧成,则显青或青绿(见李家治:《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过程发展的研究》,《考古》1978年3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