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兴回收家庭古董旧货电话咨询
化妆土:又称“护胎釉”,出现于西晋时期浙江金华的婺州窑,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等处也开始采用,南北朝时湖南、江西、四川、河北等地的窑口相继使用。它以上好的瓷土加工调和成泥浆,施于质地较粗糙或颜较深的瓷器坯胎表面,然后施釉,入窑烧制。其颜有灰、白等。可以美化瓷器,使较粗糙的坯体表面变得光滑整洁,增强釉的效果,使釉层再外观上显得饱满,釉面光莹柔和,还可以将较深的坯体颜覆盖,为利用质量较低的原料创造条件,扩大原料使用范围,提高了瓷器的质量。
瓷器和陶器的根本区别在于:瓷器的坯体是完全烧结的,气孔率很小,机械强度大,烧成温度较高;而陶器坯体烧结程度较差,气孔率较大,烧成温度也较低。如果把瓷器打破,他的断面是光洁、致密的,而陶器的断面却显得粗糙、疏松。 广义的地讲,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,可以说没有陶器的发明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瓷器。瓷器出现后,陶器还是在继续发展,不是有了“瓷”而代替了“陶”,儿时各自独立发展。
什么是“开光”装饰?“开光”在景德镇的老艺人中又称“开堂子”,这是陶瓷美术常用的装饰方法之一。具有突出主体对比强烈,以静衬动等特点。为了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,或突 出某一形象,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状(如扇形、蕉叶形、菱形、心形、桃形、方形、圆形等)的空间,然后在该空间里饰以花纹,称为开光。陶瓷上经常利用纹片釉及花釉等效果来进行“开光”的装饰。原从古代某种建筑物上窗户的形式演变而来。
再如,宋元时代吉州窑黑釉盏的胎质也是比较粗松的。而且,当时工人在制作拉坯工艺时做得利落,每个碗底部只用竹刀迅速地刮一遍就算了,所以,留下的修刀旋痕明显,很粗糙。如果你碰到的吉州窑碗修胎讲究、工细,胎质又是很坚硬、精细,那么,不必看其它方面,这个碗必定是后仿品无疑。现在,元青花的瓷品很受藏家关注。识别元青花,除了看其施釉较厚,釉面有堆脂感;彩料使用“苏麻离青”,泽浓翠,有铁斑等等的特点外,在胎质上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