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私人回收家庭古董旧货免费咨询
我国古代瓷器的工艺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漫长的过程,而且各个历史时期均有本朝的工艺手段和艺术水准。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含了以下10个步骤,即:炼泥、拉坯、印坯、利坯、晒坯、刻花、施釉、烧窑、彩釉、色彩。
从我国各地出土的商、周青瓷器来看,已基本上具备了瓷器形成的条件,应属于瓷器的范畴。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,也可以说原始瓷器还处于瓷器的低级阶段,所以称为原始瓷器。原始瓷器和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相比,有坚硬耐用,器表有釉不易污染及美观等优点。前者烧成温度稍高和器表有釉,后者多数温度较低而器表无釉。二者是有着明显区别的。而原始瓷器和以灰陶为主的其它各种泥质陶器与夹砂陶器相比,也有着本质的区别。即陶器是用熔粘土(陶土)烧制成功的,这种粘土含有大量的熔剂,是Fe2O3的含量一般为6%左右,高者竟达10%,而原始瓷器则是选用含有较小熔剂的粘土(也称高岭土或瓷土)制成的,是Fe2O3的含量一般都在2%左右。高岭上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。长石经过风化之后,生成高岭土、石英和可溶性盐类;再随雨水、河川飘流转于它处井再次沉积,这时石英和可溶性盐类已分离,即可得高岭土。高岭土在瓷坯中所占的份量大,是生产瓷器的良好原料。由于原料不同这就使得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900℃左右,高者也不过1000℃左右,如果超过就会变形或成熔融状态。而原始瓷器所用的原料则可烧到更高温度,一般要1200℃以上。
瓷器的质地较陶器致密坚硬,且光滑不易吸水,气孔壁较小,在显微结构上含有较多的玻璃态和一定量的莫来石晶体,这些组合成瓷器的特征,即光线、有害气体、虫害等都不会对它产生作用。但在制造过程中的某些缺点及受本身材质所限,瓷器脆而易碎,所以,瓷器保护的重中之重是防震、防挤压、防碰撞。小件流器入锦盒收藏,而且要一器一盒,以防相互之间的摩擦碰撞。裸放的大件器物要放稳,周围环境中不能有易倒的硬物。虽然瓷器不怕有害气体,但某些物质的溶液对瓷器是有害的,如碱对釉有腐蚀作用、强酸可以改变瓷器表面光泽,使彩绘变。所以,瓷器的收藏远离污染源。一旦瓷器染上污垢,可以用清水洗涤,但不要用较强的化学试剂,以防伤及釉面。
春秋时期的原始瓷器和西周原始瓷器相比,质量又有提高。是春秋晚期,江、浙一带的原始瓷器成型工艺,从泥条盘筑法,改为轮制,因而器型规整,胎壁减薄,厚薄均匀。器型有敛口、深腹圆鼓、平底罐,敛口,扁圆腹、平底瓿,敛口、浅腹圆鼓、平底盂,大敞口平底碗和器盖等。服质多呈灰白,并有一些黄白和紫褐。釉分青绿、黄绿和灰绿。器表的釉下纹饰主要是大方格纹和编织物纹。而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春秋时的原始瓷器则很少发现,所见的也只有釉下饰印方格纹的敛口、深腹圆鼓平底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