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正规回收家庭古董旧货免费咨询
炻器这个名称来源于欧洲,原意是石器。日本人在翻译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用石头加工成的,而是经过烧制的,所以加上“火”字旁,写作炻器。炻器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。瓷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至今发现早的瓷窑窑址在哪里?根据《中国陶瓷史》记载,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,距今1800余年的历史。中国发现早的瓷窑窑址在今浙江上虞、宁波地区,属东汉时期的瓷窑。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?为什么说青瓷是中国瓷的鼻祖?
瓷器和陶器的根本区别在于:瓷器的坯体是完全烧结的,气孔率很小,机械强度大,烧成温度较高;而陶器坯体烧结程度较差,气孔率较大,烧成温度也较低。如果把瓷器打破,他的断面是光洁、致密的,而陶器的断面却显得粗糙、疏松。 广义的地讲,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,可以说没有陶器的发明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瓷器。瓷器出现后,陶器还是在继续发展,不是有了“瓷”而代替了“陶”,儿时各自独立发展。
现在我们了解一下瓷釉的颜如何呈现,刚才介绍到有高温釉和低温釉一说,那么釉的颜一定要在相应的温度下才能烧成,高温釉通常温度1200℃以上,这时加入钾,钙,钠,镁等剂呈现出不同颜。高温釉主要有黑釉,黄釉,蓝釉,红釉等。而低温釉在900℃以下烧制而成,以氧化铝为溶剂。在明清时期,景德镇胭脂水,娇黄等都是低温釉除温度外,环境也是影响釉的一大因素,如含铜着剂在还原焰下呈红,氧化焰呈绿。此外窑位,原料,燃料等等都会对瓷釉颜釉影响。
个别以绿釉挥洒条形纹的器物,纹饰边缘或部因窑内温度、气氛的微妙变化,绿釉中的二价铜离子被还原为一价铜离子而成红,遂使整个斑纹红、绿二相互映衬,清新明丽,妙趣横生。还有个别挥洒绿斑的器物,因绿釉中混入其他着金属元素,烧成后绿夹杂蓝、紫、月白等,绚丽异常,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。以往长沙窑遗址出土的这类标本很,笔者在窑址采集的标本中,带模印贴花的亦很多,说明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很盛行模印贴花装饰。其题材以椰枣、椰枣配小鸟为多见,也有椰枣配蜜蜂者。椰枣枝叶繁茂,果实累累。另有胡人乐舞、婴戏莲、飞鱼、立狮、游龙、双鱼、武士骑马等纹饰,多见于壶嘴和壶系之下。模印贴花的做法是:先将揉好的坯泥压入阴刻有图案的扁平形陶范中印出纹饰,然后用泥浆将印有纹饰的片状坯泥粘贴在坯体上,整个器物施以青釉或酱釉,然后入窑烧成。有的还在模印贴花部位的青釉上涂洒褐釉,使纹饰更加突出醒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