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阴正规回收民国老瓷器电话咨询
我国古代瓷器的工艺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漫长的过程,而且各个历史时期均有本朝的工艺手段和艺术水准。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含了以下10个步骤,即:炼泥、拉坯、印坯、利坯、晒坯、刻花、施釉、烧窑、彩釉、色彩。
一般说来,瓷器的形制、纹饰、款识等,后人都是可以仿制的。因此,拿到一件瓷器,鉴别真伪的首要因素并不是这些。当然,这些条件,在断代上是要考虑的。比如,历代各朝在瓷器上绘龙的图纹都是各有特点的。顺治朝的龙俗称鸡爪龙,龙爪画得犹如鸡爪;康熙朝多见弓字龙、夔纹龙;雍正朝的常画得犹如鱼,此外多见螭龙纹;到乾隆朝,画得像长须老头一样;嘉道以后,多见带鱼龙,龙身很长,像一条在游动的带鱼,弓起像虾弓;
嘉靖到万历前期官窑器多用回青料,发艳美,蓝中带紫;万历后期至崇祯用石子青或浙料,除个别发鲜艳外,一般都清淡无华;在清代,顺治早期多用石子青,后期多用浙料;康熙早期延续顺治,青花泽灰暗,偶有清淡。中期多用浙料和云南出的珠明料,呈翠蓝,层次分明,晚期呈偏淡;雍正、乾隆时,泽不如康熙,层次也减少;中国早的瓷器,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,距今约4200年。器类有罐子和钵。因为,当时的瓷器,形制和质量都比较原始,相当于陶器向瓷器过渡的一种器物,故此,称为原始瓷。
西周时期原始瓷器的烧制工艺,在商代后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,而且出产的地区也较前更为扩大了。考古工作者在北京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安徽、湖北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地的部分西周遗址与墓葬中,都曾发现原始瓷器。常见的器型有:敞口或敛口浅盘矮圈足豆,敛口低领折肩(有带器鼻)、深腹圈足罍。敛口低领、深圆腹平底瓮,敛口、带鋬、腹圆鼓管状流平底盂,敞口、深腹(有带双耳)圈足簋,敞口平底碗,敛口深腹圆鼓(有带双耳)平底罐,敞口、浅盘、直圈足盘(有称碗),敛口、扁圆腹、圈足盂,敞口颈内收、深腹圆鼓圈足尊,敛口、扁圆腹平底瓿和敞口浅腹钵等。胎仍以灰白为多。釉主要是青绿和豆绿,并有少量黄绿与灰青,其表除素面外,其釉下纹饰为几何形图案,有方格纹、篮纹、云雷纹、席纹、叶脉纹、齿状纹、划纹、弦纹、S形纹、乳钉纹、圆圈纹和曲折纹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