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上门回收家庭古董旧货中心
什么是“开光”装饰?“开光”在景德镇的老艺人中又称“开堂子”,这是陶瓷美术常用的装饰方法之一。具有突出主体对比强烈,以静衬动等特点。为了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,或突 出某一形象,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状(如扇形、蕉叶形、菱形、心形、桃形、方形、圆形等)的空间,然后在该空间里饰以花纹,称为开光。陶瓷上经常利用纹片釉及花釉等效果来进行“开光”的装饰。原从古代某种建筑物上窗户的形式演变而来。
这里,要说明一下。丝绸和瓷器,自古以来是中国创造的二大科技成果,西方人对此羡慕不已。唐代的时候,外国人通过求娶公主的联姻,把中国的丝绸技术传到了西方。但瓷器的烧制技术,上千年都是中国不外传的科技秘密。试想,把散沙灰尘样的泥土,随便能揉捏的一堆烂泥,在火里一烧,居然能将其变成宝石般坚硬,而且比宝石要漂亮的瓷器。如此技术,真是太神奇了。16世纪—17世纪,在欧洲,中国瓷器就是一种品,身价超过黄金,是西方国家财富、和品位的。
瓷器最后所呈现的颜色是和一系列的工业条件密切相关的,包括着色剂的含量及其在釉料中的浓度分布,还有釉料的配方,施釉的方法,釉层的厚度,以及窑内升降温的速度,还有火的温度等等,都决定了它最后的颜色是瑰丽还是暗淡等等。
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,无论时代器物,在底足边缘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,大多可以看出胎质特。观察釉质则一般要注意釉、光泽以及气泡疏密等几方面特征。例如,福建建阳宋代建窑所生产的黑釉瓷器,因胎料含铁成分较多,故胎呈紫黑,胎质坚致;而江西吉安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器,有的器型、釉虽与建窑相似,但因制胎所用原料不同,胎呈米黄或黑中泛青等,胎质粗松。这样,就可以帮助我们把窑口区分开来。即使同一个时代、同一品种,只要仔细观察,也会发现胎釉有不同之处。例如,明代永乐、宣德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,釉白腻,釉面肥润,隐现桔皮状的凹凸感,仔细观察,釉中可见有大小不等的釉泡;而明代末年生产的青花瓷器,釉截然不同,薄而青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