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回收景德镇瓷器中心
我国古代瓷器的工艺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漫长的过程,而且各个历史时期均有本朝的工艺手段和艺术水准。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含了以下10个步骤,即:炼泥、拉坯、印坯、利坯、晒坯、刻花、施釉、烧窑、彩釉、色彩。
原始瓷在中国分布的比较广泛,黄河流域,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。1972年在浙江上虞,宁波等地的东汉(公元23-220年)窑址发现早期黑瓷,在江苏、安徽等地也有发现了胎深灰,釉层中因含铁量高,烧成时由深褐而到漆黑的黑瓷。品种有罐、壶、瓿、等大件,也有碗、洗,造形纹饰与同期青瓷相似。在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。瓷片质地细腻,釉面有光泽,胎釉结合紧密牢固。从显微照相可见,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。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,或是显微结构上,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。已具备真正的瓷器标准了。因此,有一种说法,中国真正的瓷器,从隋朝开始。
青花玲珑瓷又什么特点?晶莹、优雅的青花玲珑瓷,是景德镇传统名瓷。它汲取了青花技术之特长,又采纳了镂雕技术之妙法,具有精巧致密,素雅清新的特点。玲珑瓷始创于北朝末年至隋初。青花玲珑是一种釉下青花加玲珑雕镂的综合装饰。它是在陶瓷坯体上,先制作玲珑剔透的米粒状洞,称为“米通”,俗称“玲珑眼”,再以“玲珑釉”充满玲珑眼,结合呈青翠的青花纹饰,施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。什么是青花釉里红装饰?
秦汉时期原始瓷的釉层较战国时的厚。但釉普遍较深,呈青绿或黄褐等,很可能釉料中氧化铁的含量较战国时的高。而且由战国时的通体施釉变为口、肩和内底等处的部上釉,上釉的方法由浸釉变成刷釉。说明两种原始瓷,从釉料到上釉工艺存在着明显的不同。其次是器物的成型也一变战国时期拉坯成器、线割器底的作风,而普遍地采用器身分制,然后粘接成器的方法。是品种和装饰也有明显的差别。秦汉时期的原始瓷,以仿铜礼器的鼎、盒、壶、钫、钟、瓿等为常见,很少发现战国时盛行的碗、钵、盘、盅等一类的饮食器。装饰的纹样则以弦纹、水波纹、云气纹或堆贴铺首等为主,少甚至不用战国时经常采用的S纹和栉齿纹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