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夏收购旧瓷器电话
第二个是看釉面瓷器的施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着。北宋之前,所用的釉是石灰釉。这种釉与胎面的粘着力不强,因此,施釉较薄,有流淌,还易剥落,这也是鉴识的一个要点。像鉴识唐代的彩釉器,一是看釉有否流淌,看与之间是否有因为流淌而产生的交融,二是要注意晚唐以前的彩釉器常会出现的釉面的剥落和开裂,此外,唐瓷一般在放大镜下均可看到细小的开片,而这种开片又不可太明显,如在一米开外就可见到,那么,这就是个仿品。
一般说来,瓷器应该具备的几个条件是:是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主要表现在Al203的提高和Fe2O3的降低,使胎质呈白;第二是经过1200℃以上的高温烧成,使胎质烧结致密、不吸水分、击之发出清脆的金石声;第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,胎釉结合牢固,厚薄均匀。三者之中,原料是瓷器形成的基本的条件,是瓷器形成的内因,烧成温度和施釉则是属于瓷器形成的外因,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。因而我们要确定它是否为瓷器,要把以上三个条件紧密地结合起来考察。
瓷器的四大特性是:一,胎料是瓷土。经过高温烧成之后,胎白,透明或半透明,胎体几乎不吸水。二,胎体经过摄氏1200~1300度的高温焙烧。三,表面的“釉”,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地。四,成品的胎体坚硬、细密,能叩出清脆的金属声。中国把这项神秘的技术,死死地攥了上千年。马可·波罗游历了中国后,于1298年出版了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,在这本书里,他较为详尽地记载了中国瓷器基本的制作方法。欧洲人于是照葫芦画瓢。苦苦地钻研的400年,他们才刚刚摸到了瓷器制作的门径。1708年1月15日,一个名叫贝特格的德国人,总算烧出了真正的白瓷,这一天就是欧洲瓷器的诞生日。
顶级的瓷器是中国的官瓷,官瓷顾名思义是由官方垄断烧制的瓷器,汇集了当时最顶尖的制瓷技术,专供皇室使用。官瓷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瓷器乃至世界瓷器的发展史,由此可见一斑。所以,中国的官瓷无愧为世界最顶级的瓷器。